2017年9月15日,慕尼黑联邦国防大学格林教授(Prefessor Dieter Gerling)应邀来我院做学术交流访问。上午10点,格林教授在我院333学术交流中心作48V Traction Drives for BEV Mass Market(面向量产的纯电动汽车用48V电气驱动)学术报告,介绍了一种面向纯电动汽车的48V新型电机驱动系统,并与到场师生就电动汽车在德国及欧洲的发展现状等话题展开交流。学术报告由袁伟副院长主持,我院师生100余人参加了学术讲座。学术讲座后,格林教授与我院教师进行座谈,双方就电动汽车、无人驾驶等学术热点展开了交流,并就双方联合实验室建设、共同申报项目、教师及学生互派交流等达成了一致的意向。下午3点,格林教授参观了我院发动机与汽车性能实验室和交通新能源应用与汽车节能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下午4点半,格林教授b202教室为我院《新能源车辆技术》研究生课程授课讲学2学时。在2节课中,格林教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与研究生展开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两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全场气氛热烈活跃,对开阔研究生国际视野,锻炼研究生创新能力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7年8月15日起,我院付锐教授受邀赴瑞典国家道路与交通研究所(VTI)进行为期2周的学术交流访问。其间,付锐教授参观了VTI的主要实验室和资料中心,同相关研究人员进行各种交流,详细了解了VTI在交通人因方面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在VTI为她专门举办的研讨会上,VTI的人因研究组Anna Anund主任致欢迎词,信息与对外联络部Hillevi Ternström介绍了研究所的总体情况。付锐教授简要介绍了长安大学和汽车学院的基本情况后,重点介绍了她所带领的“人-车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近几年开展的研究工作和主要成果;付锐教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刘卓凡汇报了他在VTI学习期间所做的工作,研究所的研究员Katja Kircher博士、Christer Ahlström博士以及Anders Lindström主任分别介绍了各自开展的研究工作。参加会议的还有VTI交通与道路使用者部Jonas Jansson主任、Jan Andersson教授和部分在读博士研究生。在交流访问中付锐教授还特别就汽车驾驶仿真模拟实验平台的应用与技术升级等问题进行了专项咨询,并向VTI寻求了所需的技术支持。VTI的相关研究人员对付锐团队的研究工作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并讨论了双方可能开展的合作研究。
2017年7月13日下午2:00,我院赵建有教授课题组学术交流报告会在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进行,本次报告会由赵老师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由赵建有教授主持,我院交通运输系韩飞老师应邀参加。
配合即将进行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推进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建设。12日至15日,陈昊副院长带队,机电与动力系耿莉敏主任、李跟宝、马菁和张鹏等老师赴天津、北京高校进行考察调研,了解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情况,并就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实验室建设及专业建设与调研高校进行交流。
2017年7月14日下午,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郭虹一行3人来我院访问。会议在学院第一会议室(208)进行,我院院长余强、副院长王来军、院团委书记倪凤英出席了座谈会。
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是世界著名高等学府,美国一级公立研究性大学、十大联盟创始成员。7月2日至7月8日,应我院胡大伟教授邀请,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Satish教授来我院访问,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座谈和教学工作。 7月3日上午,学院领导同Satish教授进行了座谈,就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行业热点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学院肖润谋书记、王来军副院长等参加了座谈。学院领导对Satish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后续能进一步加强合作,为学科、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3日下午,Satish教授在学院338室同学院部分老师进行了交流,向大家介绍了普渡大学及该校的研究生教育等。 在访问的几天时间里,Satish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心面向全校师生做了题为《Convergence of network models, smart technologies and big data: smart mobility solutions》的学术报告,围绕“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做了两天短期课程教学,和研究生座谈讨论了如何申请中美联合培养等问题,和本学科教师座谈研讨了交通领域的发展趋势、学科建设、大数据处理等关键问题,工作安排非常饱满,也取得了满意效果。 Satish博士是普渡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跨学科交通建模与分析实验室主任,在交通网络建模与灾害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闻名世界。Satish教授曾担任运筹与管理科学协会智能交通系统特别小组主席,现任TRB交通运输网络模型研究委员会委员,兼任网络模型委员会与货运规划与物流委员会委员,同时担任多个国际交通类学术期刊的分区主编、副主编,他的研究多次受到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交通部、纽约交通委员会和印第安纳州交通部的资助,目前主编、参编专著7部,发表论文共180余篇。
2017年7月5日-7日,我院车辆工程系《汽车理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部分主讲教师刘晶郁、张德鹏、张启明、李耀华等参加了由车辆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主办的高等院校汽车理论课程研讨会。会议期间,刘晶郁教授应邀作了“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研讨发言。
6月19日至6月22日,我院王来军副院长带队,和物流工程系李晓霞、高扬、胡卉老师赴上海、南京、马鞍山等地对相关企业和高校进行考察调研,并就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我校“人-车系统安全理论与技术”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5月19日下午,机电与动力党支部在系办公室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会议由支部书记林广宇同志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