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汽车学院承办“虹”学讲堂第210讲:上海交通大学赵来军教授受邀来汽车学院作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12-04

20191127日下午三点,由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主办、汽车学院承办的“虹”学讲堂第210讲在汽车学院333会议室顺利举办。上海交通大学赵来军教授受邀作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欧班列运行绩效与关键影响研究”的报告。本次报告由我院邱兆文教授主持,相关专业老师及研究生参与。

赵来军教授首先简单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背景及成果。他提到,“一带一路”倡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尼时首次提出,其标志性成果是中国铁路总公司组织的“中欧班列”。“中欧班列”即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铁路国际联运列车。随后,赵来军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欧班列”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一是2012年9月2日“渝新欧”专列的开通,拉开了中欧班列建设的序幕;二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三是从2016年10月至今,“中欧班列”建设步入了规范发展阶段。最后,赵来军教授结合自己的项目经历,回顾了“中欧班列”规划建设的历程。

总之,中欧班列发展迅速,辐射范围快速扩大,列车数目呈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陆地新通道。在最后的互动环节,赵来军教授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中欧班列”发展的诸多问题,使同学们对于“中欧班列”的建设意义及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次报告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现场

主讲人简介:

赵来军,教授,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招聘绿色通道引进的校级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教授、城市治理研究院兼职教授,多次学术访问美国、法国等著名大学。长期围绕安全管理、环境管理、物流管理三个领域中一些重要问题展开研兖。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50项科研课题,包括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5项,省部级项目12项,上海市委托项目31项。研究成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哲社办、教育部等业内好评,并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IISE Transactions、管理科学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其中SSCI/SCI论文52篇,CSSCI中文论文23篇,著作14部。出版专著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成果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