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6日,第五届国际交通安全学术研讨会(The 5th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Safety)在同济大学举办,20多位来自中、美、德、意、澳、新加坡、西班牙、希腊、埃及等知名高校、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世界卫生组织、汽车企业的交通安全专家学者以及约200名从事交通安全研究的师生出席了会议。我院付锐教授受同济大学邀请参会并作特邀报告。
当前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125万,交通事故伤害已位列全球第八大致死原因,开展交通安研究,进行交通全改善是迫切和持续的需求。欧美发达国家通过数十年的交通安全研究,在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均有着先进经验。为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快速提升我国交通安全研究与应用的水平,同济大学于2010年起定期召开“国际交通安全学术研讨会”。交通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致因,本次第五届交通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以“交通行为、心理与安全”为主题,23位中外专家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与安全”“交通安全管理国际经验”“公共卫生与安全政策”“交通参与者行为、心理与安全”和“考虑人因的道路设计”等专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并同与会人员交流了热点问题。
9月24日下午,付锐教授同外方专家一起参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听取试点示范区的工作介绍,并试乘体验了特斯拉无人驾驶功能/网联功能。之后参观了同济大学交通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实地考察了交通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详细了解了国际联合实验室的运作机制,以及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模拟实验仿真平台的建设进展、研究方向等。在9月26日的大会上,付锐教授作了题为“驾驶分心与最低注意力需求”的专题报告,介绍了最低注意力需求(MiRA)理论、驾驶分心研究方法及初步研究结果,并与普渡大学Andrew Tarko教授、堪萨斯大学Paul Atchley等学者交流了最新研究成果及体会。
此次会议促进了最新交通安全研究成果和先进经验的国际交流,有利于快速提升我国交通安全研究与应用水平。付锐教授的与会交流,扩大了我校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

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试乘特斯拉智能车

考察交通安全国际联合实验室

特邀报告专家合影

现场交流